革新課程提升實務技能培訓 助專業人士應對精神健康問題

特約

發布時間: 2023/04/03 11:00

最後更新: 2023/04/03 11:12

分享:

分享:

都市人生活壓力沉重,疫情更導致不少人倍感焦慮不安,亟待適切的情緒輔導和幫助。為配合社會發展,香港理工大學(理大)特別將開辦多年的「社會工作文學碩士學位(精神健康)」課程,易名為「精神健康文學碩士學位」課程,加強實務技能培訓,讓更多社工、輔導、醫護及教師等專業人士,可藉此增進了解精神健康領域並掌握相關技能,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所需支援。

提到革新課程的決定,香港理工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盧希皿博士指出,首要是建基於不少人對「社會工作文學碩士學位(精神健康)」課程存在誤解,以為屬註冊社工的入門課程。事實上,這項深造課程旨在推動學員從多角度的跨學科理論之中,加深對精神健康的認知,應用合適的理論知識與實務技巧,協助具有不同精神健康徵狀的人士得到緩解,逐步擺脫情緒困擾。

理大為課程進行革新調整,從選修科及主修科兩大層面加強實務技能培訓,讓學員可掌握和種創意創新的介入方法。

新增實務研究    推動學以致用

「現今社會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愈見複雜,除了思覺失調等重性精神健康問題以外,更多是抑鬱、焦慮、各種創傷造成的壓力。尤其是過往三年疫情期間,不少市民承受甚大經濟及生活壓力,令這種情況更為廣泛。」盧希皿博士稱,為避免因壓力引致的精神健康問題持續惡化,任職於復康及醫務機構、學校,以至提供家庭服務的社工、教師、醫護及社會照顧人員等相關專業人士,置身於接觸公眾的最前線,正有需要加強在精神健康方面的實務技能,以強化本身的支援角色。

與此同時,近十年社會湧現了很多有關精祌健康專業的嶄新教學手法及概念,盧希皿博士直言,有見及此,偏重於實務範疇的理大「精神健康文學碩士學位」課程,在易名的同時亦進行了全面的調整及革新。其中由本年度開始,課程一方面新增多個與實務相關的選修科目,包括人際神經生物學:依附與創傷、精神健康政策,以及靜觀、表達藝術及戲劇等;另一方面則在必修科目中加入「實務研究」一科,讓學員掌握精神健康相關科研,建立循證為本的實踐。

課程採混合修讀模式,學員可按個人情況,在一年半至三年內修畢取得碩士學位所需的30個學分,盡應在職人士的進修需要。

採混合修讀模式   提升課程靈活性

「在兩者互相配合及融會貫通下,料課程將有助學員進一步理解及掌握各種創意創新的介入方法,並靈活運用於具有不同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身上,以便能對症下藥,達致最佳的抒緩或治療效果。」為寓學習於實踐,盧希皿博士強調,課程容許學員選取一門實務手法,以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精神健康照顧實習,培訓學員可更準確地將所學知識及技能在工作中學以致用。

「為方便在職專業人員投入進修行列,課程採用混合修讀模式,讓他們可在一年半至三年內完成畢業所需的30個學分。」盧希皿博士補充,針對本年入學新生,學系特設入學獎學金,以支持及勉勵在學術或非學術領域上卓有所成的新生。

理大「精神健康文學碩士學位」課程由即日起接受網上入學申請,詳情可瀏覽課程網址。

精神健康文學碩士學位課程Info
接受申請日期:即日起至4月30日
網上報名:www.polyu.edu.hk/study
查詢:2766 5714
電郵:sspg@polyu.edu.hk

 

(特約)